首页 民俗
民俗
  • 睡觉谨防脾胃受凉 如何顺应处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更加科学地安排日常膳食呢?记者就此咨询了福州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肖诏玮。 肖诏玮认为,处暑和刚刚过去的立秋节气类似,都具有福州早秋的特点:一方面,气温依然常常居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9
  • 40天的伏天终于结束了!前天就是今年最后一个伏天,而周二也就是前天会迎来处暑节气,这个节气意味着盛夏光阴的结束。 昨天是个闷热天,南郊观象台最高温30.9℃,下午时空气相对湿度高达50%,感觉闷热也就很容易理解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8
  • 天文专家表示,处暑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天气渐凉,但“秋老虎”的余威仍不可小视。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8
  • 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8
  • 1、柑桔 【物候期】果实膨大期,秋梢抽发期 【农事概要】以抗旱、抗台、促进果实生长和促进秋梢生长为中心,加强锈壁虱、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治,警惕炭疽病、褐腐病的发生;甜橙类和柚类要加强溃疡病的防治。 2、杨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8
  • 秋莴笋在夏季和秋初的高温季节播种,气温较高,种子发芽困难,应进行特殊管理,培育壮苗。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18℃,最高温度为28℃,并且需要见光。因此,夏秋莴笋播种前,需要进行低温催芽。方法有: 1.吊井法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8
  • 很多专家讲果树施肥,都将果树各个季节的施肥效果比喻为秋施金,冬施银,春季施肥是烂铁。同样的投入,同样的肥料,施肥的时间一变效果就大不一样。8月下旬至9月秋梢停长,是果树根系的第三次生长高峰,随着气温逐渐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8
  • 选好品种:进入处暑时节,气温有时仍然偏高(俗称秋老虎)。此时播种菠菜,应选用耐热、易发芽的品种。 浸种催芽:播种前,先将菠菜种子浸泡12~24小时,然后摊在室内的阴凉处进行催芽。期间,应将种子经常翻动,并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8
  • 目前玉米生长到了中后期,为了保证产量,更要加强防治病虫害。8月底是各种病虫为害的高峰期。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锈病在局部地区也发生较重,对玉米生产造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8
  • 防秋乏 随着炎夏的淡出,天气转凉,人们应该感觉舒服,可为何出现了种种困倦疲乏的感觉呢?原来,在不同的气温、湿度、气压等综合气象条件下,人体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生理变化实际上是身体机能的一种自动调节,以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8月23日,是24节气中的处暑。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暑,处为止,处暑即暑期已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尽管24节气中的立秋要超前于气候意义上的秋季始日(气候学上以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的始日作为秋季的开始),但立秋作为夏秋之交标志性的节气,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对人体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国很早以前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刚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8月7日进入立秋时节,由于持续高温,日照强烈,伏秋连旱,间有暴雨,菜田管理要求特别严格,要特别加强蔬菜的抗旱、防涝、追肥、中耕除草、保花保果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番茄前期适当控制肥水。坐果后及时追肥,注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棉盲蝽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刺吸危害棉花顶尖、嫩叶、幼蕾、幼铃等,可造成棉苗顶芽焦枯变黑,形成多头棉或枝叶丛生疯长,棉叶破碎,幼蕾、铃脱落,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 发生规律成虫有趋光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蟹苗俗称大眼幼体,是第五期蚤状幼体经过脱皮变成大眼幼体的。它有一对复眼附着于长长的眼柄末端,露出在眼窝处故而得名。大眼幼体是培育蟹种和养殖成蟹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Ⅱ期至V期幼蟹的成活率,因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1、三茶的采摘判断 今年春茶比往年稍迟,三茶生育偏迟则在预想之中。三茶采摘如果树势强劲、生育良好,则在8月上旬即可采茶。 三茶采摘时期的延迟,使秋整枝时期的秋芽得不到充足的硬化,造成来年春茶的减产减收。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7
  • 江南地区在立秋这天要啃秋,也就是吃西瓜。 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以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6
  •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 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相传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6:36
相关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