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育儿
关于育儿的文章
  • 国外心理学家是这样给具有自信的儿童下定义:自信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对自己的信心和感觉的集合。 培养自信心别错过幼儿期 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做事动机、态度和行为。孩子的自信可在约3~4岁时出现,当孩子 ...
    2016-1-3 13:24
  •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近日说,小孩上幼儿园或与父母分开时常常哭闹不休,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现分离性焦虑症,而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 捉迷藏帮孩子克服焦虑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布兰科日前在哥 ...
    2016-1-3 13:23
  • 千万不要去捉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强烈的自尊心,即使是别人的孩子也不要去捉弄。孩子还小,没有能力去承担那样的挫折,做父母的,要在孩子有能力承担这些挫折前使孩子尽量远离这些挫折。 家长应该明白,逗孩子 ...
    2016-1-3 13:23
  • 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 ...
    2016-1-3 13:23
  •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宝宝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 ...
    2016-1-3 13:23
  • 宝宝学会说话以前,有很多行为和表达都会让父母困惑不已。譬如宝宝们总喜欢要妈妈抱着,即使会走路了,也常常赖在妈妈怀里,一放下就会嚎啕大哭。有的人觉得这是孩子撒娇,可有的人却说是宝宝缺乏安全感。到底孰是孰 ...
    2016-1-3 11:00
  • 所谓任性,就是任着自己主观的性情和喜好去做事,或对个人的需求和愿望毫不克制,全然不理会他人的感受。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儿随着生理上的不断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不管这些事物对自己是 ...
    2016-1-3 11:00
  • 在孩子入园后,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父母应及时鼓励。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维护教师形象。 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1、及时 ...
    2016-1-3 11:00
  • 都说EQ比IQ更重要,那么什么是EQ,如何提高宝宝的EQ呢? 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EQ(情商)的关系很大。和IQ(智商)有所不同的是,IQ较多地受到先天条件的影响,而EQ则更多地依靠后天培养。宝宝EQ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 ...
    2016-1-3 11:00
  • 儿童做事往往只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对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他们可能想也没想过。但责任感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父母的指导,孩子是很难懂得这点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让他们习惯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 ...
    2016-1-3 11:00
  • 宝宝不应该是温室里的小花朵,家长应该把他放到阳光和风雨中,他才能茁壮成长。要让宝宝勇敢面对挫折,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宝宝能独立解决的挫折自己解决 面对宝宝遇到的挫折,家长加以分析,宝宝自己能够处理 ...
    2016-1-3 11:00
  • 法宝一:在家别太宠溺 胆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完全失去聪明与灵巧,缺乏信心,不 ...
    2016-1-3 11:00
  • 跟只争不让的霸道宝宝相反,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小孔融的妈妈们也在担心:宝宝不懂如何争,只知一味让,会不会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吃亏? 谦让不是简单事 对于什么事情都从我出发的幼儿来说,争似乎是本能,而让则需要通 ...
    2016-1-3 11:00
  • 14岁的初二男生小文(化名)从小和妈妈十分亲密,别看个子比妈妈还高,言行举止俨然是个大人了,可晚上还常常和妈妈搂着睡觉。爸爸平时很少管小文,当儿子第一次遗精时,他的一顿斥责让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此后,小文对 ...
    2016-1-3 01:14
  • 当你把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并肩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女孩总是希望寻找一个面孔,然后盯着这张脸看,而男孩则容易被一个移动的物品所吸引,如一辆小汽车。可以说,性别带来的差异表现从出生就开始了,因而父母应该看见 ...
    2016-1-3 01:14
  • 妈妈不要你了! 情景再现:宝宝在饭桌上不肯好好吃饭,妈妈教训了她两句,宝宝故意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拍了她两下,还大声喝斥宝宝: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专家分析: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 ...
    2016-1-3 01:14
  • “2岁至6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成长可以分成若干个阶段,但现在各种错误的早教观念与行为却比比皆是。”早教专家对此作了分析。 探索阶段(约2岁前后) 正确:主要锻炼孩子们的五感,教会孩子用看听闻摸尝来感知事物, ...
    2016-1-3 01:14
  • 观点一:教孩子识字越早越好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人有非凡的使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幼年时就已经显露。而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具备了便于让幼儿学习的先决条件。同时,许多家长认为,孩子 ...
    2016-1-3 01:14
  • 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呢?可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家里的宝贝脾气很倔,无论做什么都喜欢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办,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看着别人的孩子乖巧懂事的模样,倔孩子的父母羡慕之余,不禁会长吁短叹: ...
    2016-1-3 01:14
  • 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一股脑儿全推给母亲,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我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 许多调查材料表明:缺乏父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发育要差。父亲长期 ...
    2016-1-3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