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子成长的文章
  • 孩子的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孩子不愿和人交流,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接触新鲜事物的欲望和能力较弱等等,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 ...
    2016-1-2 01:16
  • 家有“害羞宝宝”怎么办
    家有害羞宝宝怎么办 1、循序渐进的表扬宝宝 每当孩子在社交方面有所进步时,父母都应当给予他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应当注意的是:表扬应该循序渐进,言语要尽量自然亲切。过多重的表扬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引起他 ...
    2016-1-1 23:53
  • 宝宝被孤立 家长该怎么办
    宝宝被孤立 家长该怎么办 有研究显示,孩子跟小朋友的交往情况会影响长大后的性格,因此,对儿童的交往问题,父母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父母要针对儿童不同的交往问题,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宝宝克服 ...
    2016-1-1 23:53
  • 心理剖析:孩子说谎有什么因素
    心理剖析:孩子说谎有什么因素 1、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 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可妈妈一听珍爱的 ...
    2016-1-1 23:52
  • 宝宝妈要正确对待宝宝认生期
    宝宝妈要正确对待宝宝认生期 认生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在宝宝看到陌生人时,他意识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个体,宝宝害怕这个陌生个体给他带来伤害,因此,就以敏感闪躲,甚至大声哭闹的激烈方式来向家人传递 ...
    2016-1-1 23:52
  • 宝宝撒谎有那些妙招应对
    哪些宝宝撒谎有那些妙招应对 一般来讲,2~3岁的宝宝撒谎大致有以下6大原因。 撒谎原因之一:害怕受到惩罚 宝宝自述:鱼缸打碎了,妈妈会打我屁股 狗狗篮子里那只红色的皮球真好看,可是,我刚拿起来,狗狗就冲着我 ...
    2016-1-1 23:52
  • 老师,我被他打了。妈妈,他拿了我的东西不还。让不少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头疼的是,孩子经常拿各种小事情来找自己告状。一些父母不知所措:对他的告状很关心,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吧,又怕孩子真的 ...
    2016-1-1 18:08
  •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嫉,而且他们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样 ...
    2016-1-1 18:08
  •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 ...
    2016-1-1 18:08
  • 儿童一岁左右的时候,与父母之间就建立起一种依恋的关系。但是早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安全型二、回避型三、反抗型四、缠人型,总是黏着父母。第一种类型的孩子情绪较为稳定踏实,后三种类型的 ...
    2016-1-1 18:08
  • 我要!我要!我还要!当提到孩子,父母们都会议论起这些口头禅。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私的,只知道要,要,要!然而事实上,我们又有几个能看到孩子自私背后的真实原因呢? 即使两个看不懂时间的孩子同时看到一只 ...
    2016-1-1 18:08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国上瘾与物质滥用中心”针对12~17岁孩子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相比不和父母一起吃晚饭的孩子,全家共进晚餐超过5次的青少年接触不良诱惑的机会减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 心智培养 5次/周 ...
    2016-1-1 18:08
  • 女孩有更好的自制力,她们更容易调整自己的情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孩不需要关心,她们在内心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关怀,因为有时她们的小心思会隐藏起来。了解了女孩的特点后,父母要使用一些技巧,来让女孩更健康、 ...
    2016-1-1 18:08
  • 幼儿攀比心理在特定情况下暂时性能起积极性作用。攀比是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追求拥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它在特定的情况下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攀比心理会给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负面的影 ...
    2016-1-1 18:07
  • “我家儿子纯粹是个‘破坏大王’, 刚给他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被他拆成一堆零件;他还会把小闹钟、收音机大卸八块;有一次,他竟然把镜子打破了,事后还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 每家的小男孩 ...
    2016-1-1 18:07
  • 孩子不跟父母讲心里话,要论原因,怕一大半在家长。从孩于的角度说,有人倾听自己,关注自己,那是最大的安慰。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这种心理需要:可我们有些家长,似乎不太懂得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孩子一说什么,不 ...
    2016-1-1 18:07
  • 一般来说,幼儿都有“恐惧心理”。随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懵懂到初步认识,他们受到的外界干扰也在增多,对那些黑暗、巨大、血腥的事物会产生非常恐惧。因此,他们会怕黑、怕巨大的声响、怕鬼,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发 ...
    2016-1-1 18:07
  • 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得不想动了”。这里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有的是属于生理性疲劳,有的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 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 ...
    2016-1-1 18:07
  • 孩子一岁零三个月,这段时间的分离焦虑好一些了。早上离开家的时候,姥爷已经可以从我的手中接过去抱着了,虽然孩子会有些不高兴。我一直坚持准时回家,坚持让孩子出来接我,但白天在家的时候孩子经常会想妈妈想到哭 ...
    2016-1-1 18:07
  • 好心办坏了事 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见鱼缸里结了一层薄冰,怕鱼冻死,就向鱼缸里倒开水;看到盐有点脏,把盐放在淘米篮里用水洗大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 ...
    2016-1-1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