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俗
民俗
  •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当强冷空气侵袭时,还常常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面对突来的寒冷,我们要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呢? 最强冷空气来袭 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爱美的女性千万不要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6
  • 为什么秋天伤了肺会在冬天生病呢? 《黄帝内经》指出: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逆之则伤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6
  •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悬殊。这时候,不要急添厚衣,应有意识地从事一些适宜的耐寒锻炼,从而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冻。不过,不同的人群、人体的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6
  • 进入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养生保健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调节。 衣俗话说,春捂秋冻。除早、晚气候稍凉需添衣服外,一般不宜过快地增添衣服,适当冻冻,可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对安度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6
  • 寒露已过,天气逐渐转冷。此时疾病多发,养生护体尤其重要。 寒露已过,这预示着气温下降,露水更凉,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南方天气也逐渐转冷。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营养专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6
  •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黄帝内经》上说,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讲究保健、保养是很重要的。 养生好方法 在我国很多地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6
  • 从立秋之日开始,便进入秋季了,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中秋节是气候转化的分界点。 秋季是阳气主收的季节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容平,就是表达生物经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秋季天气越来越冷了,在人们享受着凉爽天气的同时,殊不知秋风可是会生事的。天冷了,人体的抵抗力也下降,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让身体处于暖的状态。今天教大家一些秋季保暖养生的小措施,让你今秋不再冻着。 保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秋燥表现为口干舌燥鼻出血 天气变凉爽了总觉得浑身不舒坦;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股似烟一般的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黏液痰,却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春捂秋冻是长辈们经常念叨的话,虽然它仅仅是民间的一条保健谚语,但是它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我们通常把3-5月称为春季,9-11月称为秋季。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春季高于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秋季则高于春季。这说明:虽然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今年10月8日,是寒露,这预示着气温下降,露水更凉,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进入寒露,此后天气逐渐转冷,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营养专家提醒,这一时节又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10月8日已进入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疾病会发生,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因此,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应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都市生活紧张而忙碌,人们常常会忽视对饮食的要求。其实从早晨您喝下第一杯水,一天的饮食生活就已经开始了。不同颜色的蔬菜都含有什么样的营养?早中晚三餐怎样合理进行荤素搭配?为了让您能远离由饮食误区引起的不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秋季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因此,在秋季应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尤其是老年人。 儿时起,每进入秋季,老人就让吃一些大枣、枸杞、百合、红薯,能健康度过秋燥和冬季。 枸杞:枸杞具有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昼热夜凉,气候变化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若不注意养生保健,容易患病或旧病复发,所以古人称秋季为多事之秋。秋季养生应注意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调节情绪 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5
  • 菊花能很好地帮人体补气、补力、除燥、解毒。现代医学证明,菊花对现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压、亚健康等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说起吃菊花,最好的品种还属杭白菊,因为杭白菊的食疗效果最好。徐辉说,很多人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4
  •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中医专家提醒人们,寒露后虽然秋高气爽,但气候干燥。建议人们最好吃些滋阴润燥、增强体质的食物,如芝麻、糯米、蜂蜜、鸡肉、牛肉、鱼肉、大枣等。如果出现口干口渴、食欲不振、尿少便秘、体重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4
  • 寒露已过,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寒露芝麻酥、芝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4
  • 寒露以后,我国北方呈深秋景象,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加之这期间雨水渐少,天气干燥,于是就有了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的说法。如调养不当,人体会常常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躁症状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4
  •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由于南北方气候不同,广东立秋之后气温下降得没那么快,秋燥不明显。虽然如此,但仍有秋老虎肆虐,因此人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纳呆等症状。此时,适当的进补是十分必要的。只是,秋天进补 ...
    二十四节气 2017-6-29 15:44
相关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