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俗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
  • 为什么大年三十要熬夜?
    为什么大年三十要熬夜? 大年三十就是除夕了,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又叫除夕。大年三十既是农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又是大年初一的前夜,可谓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大年三十人们往 ...
    2015-10-27 13:52
  • 小年的民间习俗
    小年的民间习俗 祭灶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 ...
    2015-10-27 13:43
  • 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祭祀 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 ...
    2015-10-27 13:32
  • 乌克兰的见面习俗
    乌克兰的见面习俗 乌克兰,男女间握手时,一般要等女方先伸手,男方握女方手时要轻,不要用力摇晃对方的手,也不要问女士的年龄。 在乌克兰人的交际中,你和您的用法比较复杂,分寸很严,有些时候与中国的用法恰恰相 ...
    2015-10-26 16:41
  • 你听说过牛魂节吗?
    你听说过牛魂节吗? 牛魂节,通俗来说就是祭祀牛的节日,这天的主角是牛。一般会给牛放一天的假,不会让牛做农活,然后各家各户把牛栏修整一新。 牛魂节的简介 牛魂节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是壮、侗、仫佬、 ...
    2015-10-26 16:36
  • 关于广西壮族的铜鼓舞,你要知道的
    关于广西壮族的铜鼓舞,你要知道的 壮族铜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壮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活动过程的再现,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明白如话地用身段、手势表现出来,给人以鼓舞,以向往,充 ...
    2015-10-26 16:31
  • 你知道汉族传统婚俗的禁忌吗?
    汉族的传统婚俗虽然多种多样,但也存在着许多的禁忌,如果喜气洋洋的婚礼中,忽略了在婚嫁习俗当中的禁忌,就有可能因为小小的失误而影响到未来的婚姻路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为了有个幸福而美满的婚姻,我们就 ...
    2015-10-26 16:23
  • 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你知道吗?
    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你知道吗? 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模式,是少数民族摩梭人的一种习俗。 走婚的习俗 摩梭族,这个素有女儿国之称的民族,这里仍保留母系社会制度,摩梭族的一切都由女性支配。摩梭族有一种独特的婚 ...
    2015-10-26 16:15
  • 收了那么多年压岁钱,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收了那么多年压岁钱,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压岁钱是我国的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除夕那天父母都会给孩子压岁钱,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可以更好的成长,可以健康快乐。 压岁钱的 ...
    2015-10-26 16:09
  • 天葬:藏族人对死者最高的礼遇
    天葬:藏族人对死者最高的礼遇 天葬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认为可以带到天堂。 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 ...
    2015-10-26 16:02
  • 回族开斋节,你知道多少?
    回族开斋节,你知道多少? 开斋节是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在我国陕西、甘肃、青海、云南等地,回民穆斯林将开斋节亦称为大尔德,流行在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 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的穆斯林在过节时 ...
    2015-10-26 15:55
  • 地道年味,河南春节庙会
    地道年味,河南春节庙会 1、鹤壁逛华北第一古庙会 逛庙会是过年期间永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而在鹤壁,逛的庙会着实不少。鹤壁浚县的正月古庙会是华北第一的古庙会。 在鹤壁,如果过年时不去逛逛浚县古庙会,不去浮丘 ...
    2015-10-22 10:42
  • 重阳节为什么要佩插茱萸呢?
    自古以来,在我国许多地区,每到重阳节,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头上、帽子上插上菊花,拎着盛满茱萸的袋子,成群结队地登临高处,尽情玩赏。那么,为什么要在重阳节佩插茱萸呢? 重阳节为什么要佩插茱萸呢? 天津 ...
    2015-10-21 12:20
  • 重阳节的习俗,你知道吗?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 ...
    2015-10-21 12:00
  • 走亲戚的风俗-走亲戚的礼物特点
    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继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 走亲戚的风俗-走亲戚的礼物特点 走亲戚的礼物特 ...
    2015-5-6 09:01
  • 中秋博饼的风俗-中秋博饼的文化内涵
    中秋博饼活动在很多地方成为一种节日习俗,但是也出现一些与博饼的历史文化内涵不相协调的现象。有的杜撰历史,有的不断提高博饼奖品价值,几乎成为一种不用投注的博彩。要保护博饼,保护其应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
    2015-5-6 08:57
  • 压岁钱的风俗-压岁钱的文化内涵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给压岁钱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压岁钱的风 ...
    2015-5-6 08:51
  • 舞龙的文化内涵-舞龙的风俗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非 ...
    2015-5-6 08:48
  • 贴春联的来历-贴春联的文化内涵
    春联以采用对仗的形式,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吉祥话描绘时代背景,抒发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
    2015-5-6 08:45
  • 踏青的风俗-踏青的文化内涵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踏青的 ...
    2015-5-6 08:42
相关热文